铸铝件制造技术及其针孔是怎样形成的
铸铝件是指是采用铸造的加工方式而得到的纯铝或铝合金的设备器件。一般是采用砂型模或金属模将加热为液态的铝或铝合金浇入模腔,而得到的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铝零件或铝合金零件通常就称为铝压铸件。用各种牌号做出来的产品用途很广泛,如汽车配件,各种家用品,工业机器配件。铸铝件制造技术分析:
1、电磁泵低压铸造金属熔液传输系统有一个稳定的流动,流量控制方便,缓解过程熔融氧化铝的倒吸气和易于实现的优点是使用流程的自动化,这不仅铸造质量的提高铝铸件铸造,而且还可以改善工作环境。
2、它使用一个新的长寿命衬里材料,有独立的保温系统可以用于大量的连续生产,同时也为间歇生产。这项技术的熔铝净化效率高、寿命长、低成本的有效的、易于安装、使用和灵活。
3、复杂的铝铸件铸造是一种以电磁泵低压铸造技术为核心,铝冶炼和成型复合净化技术和制造业核心的新技术,生产高质量铝铸件现代技术。
铸铝件时效和冷热处理工艺:
时效处理将固溶处理后的铸铝件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出炉,在空气中缓慢冷却到室温的工艺称为时效。如果时效强化是在室温下进行的称为自然时效,如果时效强化是在高于室温并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称为人工时效。时效处理进行着过饱和固溶体分解的自发过程,从而使合金基体的点阵恢复到比较稳定的状态。时效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取决于对合金性能的要求、合金的特性、固溶体的过饱和程度以及铸造方法等。人工时效可分为三类:不完全人工时效,完全人工时效和过时效。不完全人工时效是采用比较低的时效温度或较短的保温时间,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即获得比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但耐腐蚀性能可能比较低。完全人工时效是采用较高的时效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获得 大的硬度和 高的抗拉强度,但伸长率较低。过时效是在更高的温度下进行,这时合金保持较高的强度,同时塑性有所提高,主要是为了得到好的抗应力腐蚀性能。为了得到稳定的组织和几何尺寸,时效应该在更高的温度下进行。过时效根据使用要求通常也分为稳定化处理和软化处理。时效处理时,合金元素沉淀的过程大多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1、形成G-PⅠ区。固溶体点阵内原子重新组合,出现溶质原子的富集区,伴随着点阵畸变程度增大,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降低合金的导电性。
2、形成G-PⅡ区。合金元素的原子以一定比例进行偏聚形成G-PⅡ区,为形成亚稳相作准备,合金的强度进一步提高。
3、形成亚稳相。亚稳相也称过渡相,该相与基体呈共格联系,大量的G-PⅡ区和少量的亚稳相相结合,使合金得到 高的强度。
4、形成第二相质点和第二相质点的聚集。亚稳相转变为稳定相,细小的质点分布在晶粒内部,较粗大的质点分布在晶界,还相继发生第二相质点的聚集,点阵畸变剧烈地减弱,显著地降低合金的强度,提高合金的塑性。
铸铝件针孔的形成:
在铸铝件的身材过程中,铝合金在熔炼和浇注时,能吸收大量的氢气,冷却时则因溶解度的下降而不断析出。有的资料介绍,铝合金中溶解的较多的氢,其溶解度随合金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少,由液态转变成固态时,氢在铝合金中的溶解度下降19倍。因此铝合金液在冷却的凝固过程中,氢的某一时刻,氢的含量超过了其溶解度即以气泡的形式析出。因过饱和的氢析出而形成的氢气泡,来不及上浮排出的,就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细小、分散的气孔,即平常我们所说的针孔。在氢气泡形成前达到的过饱和度是氢气泡形核的数目的函数,而氧化物和其他夹杂物则在起气泡核心的作用。在一般生产条件下,特别是在厚大的砂型铸件中很难避免针孔的产生。在相对湿度大的气氛中溶炼和浇注铝合金,铸件中的针孔尤其严重。这就是我们在生产中常常有人纳闷干燥的季节总比多雨潮湿的时节铝合金铸件针孔缺陷少些的原因。一般说来,对铝合金而言,如果结晶温度范围较大,则产生网状针孔的机率也就大得多。这是因为在一般铸造生产条件下,压铸铝件具有宽的凝固温度范围,使铝合金容易形成发达的树枝状结晶。在凝固后期,树枝状结晶间隙部分的残留铝液可能相互隔绝,分别存在于近似封闭的小小空间之中,由于它们受到外界大气压力和合金液体的静压作用较小,当残留铝液进一步冷却收缩时能形成一定程度的真空,从而使合金中过饱和的氢气析出而形成针孔。
铸铝件镜面效果及退火工艺:
铸铝件氧化铝合金铸造件的镜面效果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基材本身要达到镜面,二是氧化膜要高度清纯透明。草酸氧化膜和铬酸氧化膜带有颜色,不是清澈透明的,自然不在考虑之列。对硫酸氧化膜而言,影响透明度的因素主要有:氧化膜纯度/氧化膜厚度/氧化膜孔隙率/封孔质量。氧化膜中如果裹挟有过多的硅/锰/铁/铜/铬等杂质离子,氧化膜的纯度就低,透明度就会下降。氧化膜虽然是透光的,但也会有一些光散射损失,氧化膜厚度增加时透明度也会下降。
铸铝件退火处理:将铝合金铸件加热到较高的温度,一般约为300℃左右,保温一定的时间后,随炉冷却到室温的工艺称为退火。在退火过程中固溶体发生分解,第二相质点发生聚集,可以消除,铸件的内应力,稳定铸件尺寸,减少变形,增大铸件的塑性。铝铸件常见缺陷特征:氧化夹渣多分布在铸件的上表面,在铸型不通气的转角部位。断口多呈灰白色或黄色,经x光透视或在机械加工时发现,也可在碱洗、酸洗或阳极化时发现。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中加入适当添加剂能产生好的抛光效果。探索性实验还发现:用葡萄糖的NaOH溶液在某些条件下进行直流恒压电解抛光后,铝材表面反射率可以达到90%,但由于实验还存在不稳定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